@黄师er,你想要的寒假实践岗位在这里!

发布者:校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1-03浏览次数:17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确保我校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引领黄师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成效,现就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活动主题


志愿反哺乡脉,奉献歌颂华章


二、活动时间


20251月——20252


三、活动对象


黄冈师范学院全体学生


四、组织形式


按照“团中央统一规划、省级团委统筹指导、地市级和县级团委自主实施、高校团委宣传动员”及“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我校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广泛发动组织的基础上,围绕活动主题,把握学生特点,形成既有统一组织、分层实施,又有各学院结合实际、自主开展的工作局面,鼓励学生寒假返乡之际,合理确定组织规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加广泛、有效地组织动员学生在家乡所在地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实践内容


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融合“实习实训”“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一体推进。具体内容如下:

(一)服务寒假托管。开展青少年公益托管服务,组织学生在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中小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寒假爱心托管班办班地点,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和活动,主要包括红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安全自护、科学普及、阅读体验、手工实验、体育锻炼、趣味游戏、作业辅导等,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工作一线,在具体岗位上承担工作,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逻辑和工作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好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安排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三)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四)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六、申请步骤


(一)报名申请

方法一:

1.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在“社会实践”处选择“报备入口”。

2.使用我校第二课堂(到梦空间APP)账号密码登录平台。

3.登录完成后,选择“岗位列表”,筛选地区,可以查看可报名的岗位,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方法二:

1.进入“到梦空间APP”,点击首页“返家乡”。

2.进入页面后,选择“岗位列表”,筛选地区,可以查看可报名的岗位,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二)参加实践

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三)记录成长

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或@的方式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

(四)总结分享

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推优活动。


七、总结表彰


校团委将对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个人进行事迹推介及表彰评比,要求如下:

(一)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工作尽职尽责,躬身实践,能切实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佐证材料真实有效;

(二)提交500字优秀事迹材料及5张实践工作期间照片(或视频)材料。材料中需要明确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收获、工作感悟及证明人等信息;

(三)申报评优学生指标为学院报名参加“返家乡”人数的30%,“返家乡”志愿者事迹被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者优先考虑。“返家乡”报名人数超过10人的学院,设优秀组织者1人,超过30人设优秀组织单位1个,由校团委审定。另鼓励学院进行院级评审活动。

特别提醒:

1.“返家乡”“三下乡”团省委对学校有明确指标要求及数据统计端口,参与团队及人数均会按照学校备案信息排序,未在校团委提前备案不予认定。

2.“返家乡”“三下乡”为社会实践重要环节,严禁虚开证明、虚报时长,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年度所有实践资格,根据具体情况严肃处理。


联系人:

方子晗(电话:13720227265  QQ1416288045

汪可欣(电话:15071936706  QQ3509934714

杨 鑫(电话:19507233551  QQ3380167161

徐 鑫(电话:0713-8833599  QQ64748834


共青团黄冈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