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黄师er以青春为笔,实践为墨
既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故事
又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实践画卷
接下来快和饭团一起
看看大家的实践成果吧
雷敏
文学院(苏东坡书院) 文学2403班学生
她以“爱心相伴,成长无忧”为主题,通过PPT、教育教学科普视频等上课方式,为家乡的孩子们讲解新知,耐心解答孩子们的问题。除了课业,她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带领孩子们动手实践。她与孩子们一起折纸、绘画、捏黏土,用扭扭棒扭出花朵、蝴蝶,发挥创造力;交流互动中,孩子们积极地回答问题,分享奇思妙想,展示着自己的才艺。
闵梦琪
外国语学院 英语2401班学生
她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出独特的智慧。面对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引导他们,保持课堂纪律的同时完成课堂内容,可谓做到了因材施教。离别时,那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如同春日暖阳,暖人心扉,让她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去帮助别人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
赵方瑜
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2405班学生
当听闻家乡组织爱心托管班活动,怀揣教育梦想的她不假思索地报名,渴望用知识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她的家乡以茶闻名,所以她特设茶艺课,邀请专业老师传授茶艺,孩子们在茶香中领略鹤峰茶文化魅力。此次志愿活动激励她继续前行,未来,她将继续秉持志愿服务精神,贡献微薄力量,用爱和知识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吴伊凡
音乐学院、黄梅戏学院 音乐学2404班学生
吴伊凡寒假主动投身宜昌西陵区“返家乡”政务实践,在区委统战部开启成长之旅。初入区政府大楼的她,在同事的关照下,伴着“零差错”警示标语开启严谨历练:校核文件时对标点锱铢必较,整理党日纪要时常揣摩政策至深夜,更在“高校学子看西陵”活动中化身安全卫士,手持对讲机守护百人队伍。这个穿梭于会议与活动的姑娘,既摸索着打印机维修技巧,也从“爱心托管班”家长的笑容里读懂了“民生工程”的真谛。未来,吴伊凡将继续砥砺奋进,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青春因奋斗而出彩
人生因磨砺而升华
让我们一起投身家乡沃土
来一场和家乡的“实践”重逢
用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
留下最珍贵的青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