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黄冈师范学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带着热忱与担当回归故土,用行动诠释青春力量。他们或扎根基层服务,或守护童心成长,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篇章。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返乡故事”。
年味里的“文化传承者”
张贺楠
春节期间,张贺楠同学为博物馆春节特别企划做出重要助力。挂灯笼、写春联、策划特色活动……她用创意装点文化窗口,为游客讲解家乡历史。“看着孩子们在触摸传统手工艺品时眼里的光,那一刻,我找到了传承的意义。”她说。在这场年味与文化的碰撞中,也让更多人看见了家乡的底蕴与活力。
托管班的“童心守护人”
高覃丹
在巴东县爱心托管班,高覃丹同学化身“小老师”,设计趣味课程:从“少年考古探秘”到应急科普课堂,从老鹰捉小鸡到手工创作。她陪伴孩子们探索知识,用红色故事播撒爱国种子。在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中,也让教育有了温度。
巧手育童心,薪火传乡情
黄艺甜
在爱心托管班的七天里,黄艺甜同学化身“创意导师”,带领孩子们将废弃牛奶瓶变身为五彩笔筒。剪刀与彩笔交错间,童真在指尖绽放,“他们的想象力像星星一样闪亮!”她感叹道。一声“老师,草莓甜,给你吃”,一个亲手捏制的黏土人偶,这都让她眼眶湿润:“孩子们用最纯粹的方式,教会我何为真诚与热爱。”从手工课堂到红色教育,她用耐心与温暖架起与孩子们的心灵桥梁,在双向奔赴中体会奉献的意义。“返家乡不仅是付出,更是心灵的回归与成长。”她如是说。
返乡行远,步履不停。从会场到课堂,从基层服务到文化传承,黄师学子以青春为笔,在家乡的土地上绘就温暖画卷。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年的担当,不在远方,而在脚下热土;家乡的未来,不靠空谈,而靠躬身耕耘。这场“返家乡”实践,是终点,更是起点——青春与乡情的交响,永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