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黄冈师范学院“启明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黄冈乡村、社区、科技馆与图书馆,以“‘乡’约盛夏,遇‘践’青春”为行动主线,将青春智慧融入基层沃土。科普启蒙点燃科学梦想,非遗传承守护文化根脉,安全教育筑牢成长防线,心理关怀温暖稚嫩心灵……团队成员们用专业与热忱,在广袤乡野间书写着服务社会、助力成长的青春篇章。
非遗焕新——漆韵浸古意,巧艺润乡梓
深入罗田县九资河镇,“启明星”社会实践团队的“三下乡”活动为九资河中心小学的孩子带来了一场非遗盛宴。漆扇制作成为亮点。志愿者周佳雯,揭开漆艺神秘面纱,讲解飘漆技艺的精妙。孩子们在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五彩大漆滴落水面,拨弄、晕染,再将扇面缓缓浸入。当“入水一色,出水万彩”的奇迹在手中诞生,孩子们眼中满是惊喜与自豪,传统技艺的种子悄然播撒在乡村孩子的心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乡野启程——心语润童真,舞韵传山情
在罗田县月山庙村幸福驿站,“启明星”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了盛夏之约的第一站。志愿者江欣怡、王诗雨、鲁红燕精心设计《健康与幸福》专题课程,通过互动游戏与情景模拟,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管理压力,为心灵播撒阳光的种子。指尖跃动的手势舞,不仅凝结了不同年级孩子的友谊,更让青春的律动在乡间流淌。志愿者王诗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编排手势舞,简单的舞蹈动作却表达孩子们最纯粹的情感。来自恩施土家族的志愿者姚金宏深情演绎《六口茶》,悠扬的民歌回荡在大别山区,让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起对多彩文化的敬仰与好奇。这是一场心灵与文化的双重奔赴,在静谧乡野间架起沟通与传承的桥梁。
智趣赋能——科普燃星火,互动启未来
“启明星”科普小分队将探索的课堂搬进了科技馆。在“宇宙秤”前,志愿者屈梦一引导孩子站在称重位置,轻触屏幕上星球标识,遨游太空,让孩子们感受着星球重力的奇妙变幻;在“双臂弹琴机器人”旁,志愿者罗钰娇则与孩子一起聆听双臂机器人弹奏的流行音乐,领略人工智能与音乐艺术结合的魅力,让人工智能与艺术的融合奏响了未来序曲。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情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之火。真诚的互动收获的是孩子们珍贵的零食小礼物,更是双向奔赴的心灵触动。他们以近乎“较真”的态度,只为浇灌每一颗求知的幼苗。
社区深耕——安全筑基石,巧手绽童心
响应“双减”号召,解决家长之忧,“启明星”社会实践团队在大地社区点亮“爱心课堂”。开班仪式温馨热烈,崭新的旅程就此启航。首堂“安全教育小课堂”聚焦居家、交通、防溺水,组长龚炜博通过情景表演、互动问答,让孩子们在趣味抢答中筑牢安全防线。紧随其后的创意折纸课则成为童趣的海洋。在志愿者雷洪艳的指导下,彩纸在孩子们手中翻飞,蹦跳的青蛙、展翅的千纸鹤跃然指尖,课堂里洋溢着创意碰撞的欢笑与成就感。
黄冈市图书馆内,“星星小探索家”的文化探索之旅如火如荼。在“星河漫游”工坊,孩子们用色彩描绘“四季情绪”,在“24点数学闯关”中锻炼思维,于“蓝星花扭扭工坊”创造璀璨,在“诗词中的味觉密码”里品味历史,化身“方向小侦探”解锁地理,更在《月光下的中国》朗诵中厚植家国情怀。“夏耘时光”的素养提升课堂则构建起立体学习矩阵:精准的作业辅导、规范的硬笔书法、深度的图书鉴赏、创新的安全教育(情景剧、动画),让知识在沉浸与互动中生根发芽。图书馆与高校的深度协作,诠释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范式。
从山村的非遗到社区的课堂,从科技馆的惊叹到图书馆的沉浸,“启明星”社会实践团队的足迹踏遍了黄冈的多样场景。他们以青春之名,“乡”约盛夏;以实践为笔,遇“践”真知。每一次真诚的对话,每一次专业的讲解,每一次耐心的指导,每一次创新的尝试,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在青年学子成长的年轮上刻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场盛夏的青春之约,是知识的传递、文化的交融、爱心的汇聚,更是青年一代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的生动写照。“启明星”的光芒,将继续照亮前行的道路,催生更多关于成长与爱的美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