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在蕲春县刘河实验小学,为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课。志愿者们通过趣味十足的“水母灯”制作实验,为乡村孩子们开启了一扇科学探索之窗,点燃了乡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本次课程设计严格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志愿者们结合实验现象,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熔岩灯的科学原理,让抽象的物质密度、流体力学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在志愿者彭凌云、詹璐璐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利用食用油、水、泡腾片等常见材料,亲手制作出色彩斑斓的“水母灯”。学生们目不转睛地观察液体密度变化产生的神奇效果,“老师,它为什么会一直动?”“我能多做几种颜色吗?”孩子们围着实验台,好奇地提问,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课后,许多孩子仍意犹未尽,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熔岩灯”作品,纷纷表示“还想上这样的科学课”、“长大了我也想做科学家”。
此次科学实验课堂的成功开展,不仅是对“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重要指示的生动践行,更是化院学子运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教育的精彩缩影。学生们的热烈反响和积极反馈,是对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化学化工学院的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化学专业素养和耐心的指导,将科学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