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 | 黄师传媒学子用专业赋能乡村教育,让红丝带传递爱与希望

发布者:校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0

这个盛夏,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红丝带·爱连爱”公益服务团队再次启程,奔赴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华桂校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他们以传媒专业为笔,以青春热忱为墨,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普助力,声音传递文化力量



 “红丝带”团队充分发挥传媒专业优势,精心设计推普口才课程。通过普通话发音训练、口语表达实践,结合黄冈本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们提升语言自信与社交能力。课堂上,“红色经典诵读讲堂”和“家乡故事声声传”活动,让革命精神与乡土情怀在孩子们的声音中焕发新生。


思想引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团队深度融合黄冈本土红色资源,开设“黄冈将军文化”“大别山革命故事”专题课程,并举办“奋斗者说”分享会,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讲述,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

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在文化传承板块,团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黄梅挑花、黄梅戏经典唱段教学......戏曲专业的志愿者手把手教授孩子们传统戏曲的唱腔与动作,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延续。同时,摄影课程《我眼中的家乡》引导孩子们用镜头记录乡土风情,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温情的影像作品。

成长陪伴,守护童心健康成长



团队还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通过普法情景剧解析网络诈骗及校园欺凌问题,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运动会、草地音乐节等特色活动,更让孩子们在竞技与艺术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快乐。

成果丰硕,青春实践绽放光彩


短短八天,团队累计开展课程64课时,覆盖学生60余人,创作非遗手作、摄影、书画等作品300余件。推普课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化传承活动更是获得省级以上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未来可期,红丝带连接城乡希望



活动尾声,团队将筹备一场综合性文艺汇演,集中展示口才、黄梅戏、红色诵读等教学成果。此外,他们还将制作三下乡纪录片、拍摄“文化推普”短视频,并形成《浠水乡村美育发展建议报告》,为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五载深耕,初心如磐。“红丝带·爱连爱”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用专业与爱心为乡村儿童点亮了希望的星火。这条象征着关怀与希望的红丝带,将继续在城乡之间架起教育的桥梁,让爱与梦想永远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