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为期数月的黄冈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青心小筑社会实践团队爱心课堂落下帷幕。当最后一堂课的铃声响起,看着孩子们带着收获的笑容挥手告别,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心中都涌动着复杂而温暖的情绪。这场以爱为底色、以成长为目标的公益之旅,不仅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团队成员在付出与收获中完成了一场深刻的自我成长。
在筹备阶段,青心小筑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便展现出了建筑工程学子特有的严谨与细致。他们结合专业所长与孩子们的兴趣需求,精心设计了课程体系:既有培养逻辑思维的趣味数学,也有激发创造力的手工搭建课,还有传递温暖的心理健康小课堂。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教具、排练互动游戏,反复打磨教案细节,只为让每一分钟的课堂都充满价值。
课堂上的时光总是格外珍贵。起初,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有的成员会因紧张而略显生涩,有的则在维持课堂秩序时感到手忙脚乱。但随着相处日久,他们渐渐摸索出与孩子们相处的节奏:用耐心倾听内向孩子的小声提问,用鼓励回应调皮学生的奇思妙想,用陪伴化解个别孩子的抵触情绪。当看到曾经害羞的孩子主动举起手回答问题,当收到孩子们偷偷塞来的手绘感谢信,当见证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用积木搭建出“梦想小屋”,团队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幸福,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意义。
爱心课堂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情感的联结与责任的传承。团队成员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曾经浮躁的心态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变得沉稳,曾经局限于书本的认知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变得立体。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如何在压力下调整状态,更懂得了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实际价值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一位成员所说:“我们本想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灯,却没想到他们用纯真与热情,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用歌声与舞蹈表达不舍,团队成员们则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定制的纪念册,里面记录着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与成长瞬间。当快门定格下这张充满温情的大合影,青心小筑社会实践团队的爱心课堂虽暂告一段落,但这份因爱而生的联结与成长却从未结束。它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用专业服务社会、用爱心温暖他人的信念,也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黄冈师范学院的校园里继续传递,成为青春岁月中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