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耕乡土 爱育新芽 | 快门按下3000次!“紫藤花”在社区当“翻译官”

发布者:校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0

这个夏天,紫藤花志愿服务队的“战场”在建新社区——胸前挂着相机,兜里揣着笔记本。作为紫藤花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他们的使命是:用镜头捕捉感动,用笔尖“翻译”价值。


镜头下:甲骨文点亮童真眼


蹲在历史文化讲堂第一排,快门轻响。当屏幕上的“甲骨文”映入眼帘,孩子们眼中瞬间点亮了三千年前的光。飞速记录:“11:03,小洋问‘龟甲裂纹’,吴然用‘热胀冷缩’让历史与科学握手。” 这一刻大家懂得:宣传不仅是记录,更是让知识与童真相遇的“翻译”。




笔尖上:法律讲给凉皮阿姨听


普法调研“摆摊”时,凉皮阿姨摆手:“不懂法,帮不了。” 团队成员递上漫画折页:“阿姨,看,‘免费鸡蛋’骗局就是这样!”十分钟后,她填完问卷,还拉来了邻居。调研日志里大家写下:普法不是灌输,是把“法言法语”翻译成街坊能懂的烟火气。大家是记录者,也是沟通的“桥”。






3000次快门+2万字

不是终点,是省略号…

15天实践,3000次快门定格瞬间,2万字笔记沉淀思考,百余份问卷听见民声。它们化作推文、视频、省媒报道。但数字非终点。当家长感谢时,紫藤花志愿服务队明白:宣传的真谛是让故事在社区生根,让改变悄然发生——它永远是个省略号。




下一站,镜头继续追光,笔尖持续“翻译”。因为紫藤花的征程,记录不停,故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