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6架直-19武装直升机在天安门上空组成巨大的“80”字样,当3架直-8L运输直升机悬挂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巨幅条幅掠过广场,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不禁让我震撼于国家的强大实力,更让我深刻理解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真正含义。
阅兵式上56门礼炮齐鸣80响的庄严时刻,让我想起了《大别山红色薪传》音乐舞蹈史诗剧中的场景:黄冈老区人民用土枪土炮抗击日寇的悲壮,与今天东风-5C洲际导弹的钢铁洪流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对比不是割裂的,而是血脉的延续——正如阅兵车牌号“1945”与“2025”的并置,提醒着我们:胜利来之不易,和平需要捍卫。
七十分钟的阅兵仪式,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像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看着受阅士兵黝黑的面庞和坚毅的眼神,我不禁想起两年前加入学校预征班的日子。那时的我,对军营生活既向往又胆怯——向往那身橄榄绿的神圣,却又始终未能坚定决心。训练结束后,我曾偷偷问班长:“在部队是不是会更加严格?”班长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现在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守护的不是队列线,是国境线。”
那时的我似懂非懂,直到今天看到阅兵场上那些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士兵。他们挺拔的身姿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磨砺;他们从容的眼神深处,是对国家的忠诚。我突然明白,预征班教会我的不只是队列动作,更是一种“时刻准备着”的担当。大一那一年的征兵季,我犹豫再三最终放弃报名,而今年我郑重地提交了征兵登记表,期待在未来也能成为守护祖国的那一抹橄榄绿。
作为“Z世代”青年,我们既是国家强大的见证者,更应成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阅兵式上那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宣言,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学校“大别山红色薪传”育人品牌的培育下,我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必胜”的真理:在实验室攻克技术难关,是对“正义必胜”的坚守;参与社会实践,是对“和平必胜”的守护;投身科技创新,是对“人民必胜”的诠释。
80年前,青年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80年后的今天,我们以知识和科技为刃,以理想和信念为甲。当阅兵式在《歌唱祖国》的旋律中结束,仪式结束后,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93阅兵仪式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国家的强大,也照见了自己的成长。从预征班的懵懂少年到未来期盼踏入军营的新时代青年,改变的不仅是年龄,更是对“家国”二字的理解。未来的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会像在阅兵仪式上看到的那样——昂首挺胸,一往无前。
校团委青年实践中心杨鑫
2025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