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投稿 | 汇聚青春力量,共筑温暖社区

发布者:校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8-03浏览次数:13

在中华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充满热忱的青年,他们如同点点星光,以志愿服务之名,汇聚成时代暖流,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他人的世界,涵养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彰显着社会文明的温度与高度。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麦穗行动”中的两位志愿者在西湖街道新桥社区的温暖故事。


黄冈新桥社区:志愿时光的温暖回响


在黄冈新桥社区,刘瑞的每一刻付出都如夏日里的清风,带着温热的善意与鲜活的感动,在记忆中扎根生长。

安全教育课上,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情景剧演示“陌生人敲门怎么办”时,小男孩认真举手回答问题的模样,让刘瑞深刻明白,这些基础的安全知识对孩子们而言是多么重要的铠甲。还有小女孩从害怕打雷到学会应对,刘瑞用微小的行动,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安全感的种子,原来志愿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心与心的交融。



作业辅导教室里,温暖的故事不断上演。三年级小男孩从乘法口诀都记不熟到拿着满分练习卷欢呼,刘瑞新用耐心唤醒了他对学习的信心;喜欢在作业本上画小人的小姑娘,在与刘瑞新的约定中,不仅字迹工整了,还在作业本上留下了带着笑脸的小人,那是她对陪伴的感谢。

黄梅戏教学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本以为孩子们会觉得戏曲“老气”,但《天仙配》的旋律一响,他们便跟着晃起了小脑袋。学“兰花指”时小男孩的可爱模样,小女孩跑调却依旧认真的演唱,汇报表演时他们穿着戏服奶声奶气的唱腔,让传统与童真碰撞出动人的火花,文化在代代相传中展现出最柔软的样子。



离开社区那天,孩子们追着刘瑞的背影呼喊,手中的画、折的纸飞机,都是他们纯真的心意。刘瑞在这里明白了,志愿活动是一场“相遇”,遇见孩子们的纯真,遇见社区的烟火气,也遇见了自己内心的丰盈。


西湖街道新桥社区:教育里的温柔与收获


在西湖街道新桥社区,还有一位志愿者用爱与陪伴书写着动人篇章。

辅导暑假作业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孩子们对知识的好奇;教唱傣族儿歌《金孔雀轻轻跳》,稚嫩的歌声让空气都变得轻快;讲黄梅戏经典选段《女驸马》的故事,孩子们瞪圆的眼睛里满是对非遗文化的向往。



那个因没答对问题而低头的小朋友,在徐美静温柔的安慰下重新扬起嘴角,徐美静也懂得了“教育”是守护每一份勇气。孩子们用旺仔牛奶糖、小贴纸、酷洛米便利贴等带着孩子气的真诚礼物,表达着对徐美静的喜爱。当徐美静问小朋友们为什么对她这么好时,一句清脆的“因为你是老师呀”让她湿了眼眶。每每回忆此情此景,徐美静总感慨:“是他们让我读懂了这份职业的重量,无关学识深浅,只关乎真心换真心。”

结业大合影时,孩子们涌来的小脑袋、满是不舍的笑脸,让徐美静深刻体会到“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社区小朋友们解开附加题的舒展眉头、展示手工扇的灿烂笑容、学会儿歌后的积极演唱,都让徐美静感受到当一名志愿者老师的真谛。



 三下乡”的志愿服务虽短暂,但志愿者们自身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已”。

在“麦穗行动”中,这些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他们是微光,却能汇聚起来照亮一方天地。他们相信,善意从来都有回音,哪怕只是微弱的光芒,也能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温暖而耀眼的光彩。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奉献之犁,深耕青春,收获喜悦!